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96

目的 应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测定脾体积评估终末期肝病合并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脾亢)受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脾亢缓解的效果.方法 纳入5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脾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者,移植前后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Advantage Workstation 46(AW46)测定脾体积的变化,观察移植前后脾厚度、门脉流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55例受者移植后脾体积为(562.90±49.16)cm3,较术前的(850.50±77.99)cm3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比例为(31.70±2.76)%.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脾厚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于术后1个月后趋于稳定;脾厚度与脾体积呈正相关(r=0.78,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脉流速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于术后1个月达峰值(380.70±21.80)mm/s,之后开始下降并于3个月后趋于稳定.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L T)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后2周时达峰值(193.40±10.36)×109/L,之后开始回落并于2个月后趋于稳定;脾体积与PL T呈负相关(r=-0.44,P<0.05).术后10个月内脾亢恢复率为(78.79±2.29)%,复发率为(17.75±2.31)%.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能有效缓解终末期肝病合并的脾亢;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测定脾体积并结合血常规及超声检查等临床指标可精确对肝移植缓解脾亢的效果进行评估.

作者:贺健;郭庆军;谢炎;张骊;田大治;王洪海;陈池义;蒋文涛

来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9 年 4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2 | 下载:96
作者:
贺健;郭庆军;谢炎;张骊;田大治;王洪海;陈池义;蒋文涛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19 年 40卷 2期
标签:
脾功能亢进 肝移植 脾体积 血小板 Hypersplenism Liver transplantation Spleen volume Platelet
目的 应用影像后处理技术测定脾体积评估终末期肝病合并不同程度脾功能亢进(脾亢)受者接受原位肝移植后脾亢缓解的效果.方法 纳入55例终末期肝病合并脾亢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受者,移植前后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Advantage Workstation 46(AW46)测定脾体积的变化,观察移植前后脾厚度、门脉流速、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 55例受者移植后脾体积为(562.90±49.16)cm3,较术前的(850.50±77.99)cm3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下降比例为(31.70±2.76)%.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脾厚度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于术后1个月后趋于稳定;脾厚度与脾体积呈正相关(r=0.78,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的门脉流速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于术后1个月达峰值(380.70±21.80)mm/s,之后开始下降并于3个月后趋于稳定.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小板计数(PL T)均较术前显著上升(P<0.05),术后2周时达峰值(193.40±10.36)×109/L,之后开始回落并于2个月后趋于稳定;脾体积与PL T呈负相关(r=-0.44,P<0.05).术后10个月内脾亢恢复率为(78.79±2.29)%,复发率为(17.75±2.31)%.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能有效缓解终末期肝病合并的脾亢;利用影像后处理系统测定脾体积并结合血常规及超声检查等临床指标可精确对肝移植缓解脾亢的效果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