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104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的含量.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的IL-1的水平分别为(90.45±14.76)、(101.19±10.84)、(116.77±13.87) pg/ml;(71.06±10.71)、(78.77±20.41)、(91.19±26.4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Western blot图谱分析,随着时间的延长,肝匀浆组织ICAM-1和NF-κB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多,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脏组织中IL-1 、ICAM-1的表达增加与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其机制与通过激活NF-κB上调,对ICAM-1和IL-1表达调控加强有关.

作者:李伟涛;翟淑萍;苑伟;张北平;章小兵;王百林

来源: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年 35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01 | 下载:104
作者:
李伟涛;翟淑萍;苑伟;张北平;章小兵;王百林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2018 年 35卷 7期
标签:
肝缺血再灌注 白细胞介素-1 细胞间黏附分子-1 核因子-κB Liver ischemia-reperfusion Interleukin-1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Nuclear factor-κB
目的 探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75)和对照组(n=7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白细胞介素-1(IL-1)表达水平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核因子-κB(NF-κB)的含量.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肝缺血再灌注后1、3、6h的IL-1的水平分别为(90.45±14.76)、(101.19±10.84)、(116.77±13.87) pg/ml;(71.06±10.71)、(78.77±20.41)、(91.19±26.42) pg/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Western blot图谱分析,随着时间的延长,肝匀浆组织ICAM-1和NF-κB蛋白的含量逐渐增多,且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肝脏组织中IL-1 、ICAM-1的表达增加与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其机制与通过激活NF-κB上调,对ICAM-1和IL-1表达调控加强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