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 | 下载0

本文利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显示,在膜性肾病(MN)早期阶段,IgG不仅存在于上皮下沉积物(ID)还集中位于上皮细胞内溶酶体样结构中。表明在人MN形成过程中,肾小球上皮细胞,可能起着更为主动的、对特异抗体的内摄及清除作用。GP 160是位于人类肾小球上皮细胞和近曲小管刷毛缘的共同抗原成份。应用胶体金双标记检测,发现在IgG和GP160伴随存在于MN肾小球上皮细胞内和上皮下ID中。表明,GP 160可能为引起MN的抗原物质。

作者:耿琳;王海燕

来源: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3 年 0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 | 下载:0
作者:
耿琳;王海燕
来源:
中华肾脏病杂志 1993 年 09卷 1期
标签:
膜性肾病 免疫沉积物 免疫电镜 Membranons glomerulonephropathy (MN) Immuno-gold electron microscopy Immuno-complex
本文利用胶体金免疫电镜技术显示,在膜性肾病(MN)早期阶段,IgG不仅存在于上皮下沉积物(ID)还集中位于上皮细胞内溶酶体样结构中。表明在人MN形成过程中,肾小球上皮细胞,可能起着更为主动的、对特异抗体的内摄及清除作用。GP 160是位于人类肾小球上皮细胞和近曲小管刷毛缘的共同抗原成份。应用胶体金双标记检测,发现在IgG和GP160伴随存在于MN肾小球上皮细胞内和上皮下ID中。表明,GP 160可能为引起MN的抗原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