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05 | 下载96

目的 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法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探讨研究人群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 (1)具有0、1、2、3、4、5、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7.0%、52.3%、50.5%、44.3%、37.2%、31.9%、26.1%和4.2%.(2)具有0、1、2、3、4、5、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斑块总负荷评分[M(Q1,Q3)]逐渐降低,分别为7(7,7)、7(5,7)、7(5,7)、5(3,5)、5(3,5)、5(3,5)、3(3,3)、3(3,3)分.(3)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于2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相比,具有3、4、5和>5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斑块的保护因素(P均<0.05),其OR(95% CI)值分别为0.78(0.62-0.98)、0.53(0.62 ~0.98)、0.52(0.39 ~0.71)、0.40(0.25 ~0.64).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个数越多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个数越多斑块总负荷评

作者:高竟生;桑大森;李云;刘红敏;张倩;史宪全;李俊娟;赵性泉;吴寿岭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年 40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05 | 下载:96
作者:
高竟生;桑大森;李云;刘红敏;张倩;史宪全;李俊娟;赵性泉;吴寿岭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2 年 40卷 11期
标签:
颈动脉狭窄 健康行为 危险因素 Carotid stenosis Health behavior Risk factors
目的 探讨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法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852人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横断面研究的方法,探讨研究人群中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 (1)具有0、1、2、3、4、5、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逐渐降低,分别为67.0%、52.3%、50.5%、44.3%、37.2%、31.9%、26.1%和4.2%.(2)具有0、1、2、3、4、5、6、7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人群斑块总负荷评分[M(Q1,Q3)]逐渐降低,分别为7(7,7)、7(5,7)、7(5,7)、5(3,5)、5(3,5)、5(3,5)、3(3,3)、3(3,3)分.(3)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斑块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小于2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相比,具有3、4、5和>5个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斑块的保护因素(P均<0.05),其OR(95% CI)值分别为0.78(0.62-0.98)、0.53(0.62 ~0.98)、0.52(0.39 ~0.71)、0.40(0.25 ~0.64).结论 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个数越多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越低.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个数越多斑块总负荷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