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 | 下载18

目的 分析Lesch-Nyhan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姐姐的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其遗传特征.方法 受检对象分别为例1、例2及其父母(例1、例2为亲兄弟),例3(男)、例3父母及2个姐姐,采集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姐姐的基因情况.结果 例1、2为兄弟,X染色体均存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基因chrX:exon3 c.236T>C,p.L79P突变,ACMG致病变异分级为可能致病;患儿母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父亲该位点基因为野生型.例3存在X染色体HPRT1基因chrX exon3c.197G>A,p.C66Y突变,致病变异分级为可能致病;患儿母亲及大姐该位点为杂合突变,父亲及二姐该位点基因为野生型.结论 Lesch-Nyhan综合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及自伤行为等.HPRT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Lesch-Nyhan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突变基因遗传自母亲.

作者:岳璇;刘晓鸣;刘莉;仇莉;陈曼;陈娇

来源:山东医药 2022 年 62卷 1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 | 下载:18
作者:
岳璇;刘晓鸣;刘莉;仇莉;陈曼;陈娇
来源:
山东医药 2022 年 62卷 18期
标签:
Lesch-Nyhan综合征 HPRT1基因 基因突变 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目的 分析Lesch-Nyhan综合征患儿及其父母/姐姐的基因检测结果,总结其遗传特征.方法 受检对象分别为例1、例2及其父母(例1、例2为亲兄弟),例3(男)、例3父母及2个姐姐,采集受检对象外周静脉血进行基因全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分析患儿及其父母/姐姐的基因情况.结果 例1、2为兄弟,X染色体均存在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Hypoxanthine-guan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HGPRT)基因chrX:exon3 c.236T>C,p.L79P突变,ACMG致病变异分级为可能致病;患儿母亲该位点为杂合突变,父亲该位点基因为野生型.例3存在X染色体HPRT1基因chrX exon3c.197G>A,p.C66Y突变,致病变异分级为可能致病;患儿母亲及大姐该位点为杂合突变,父亲及二姐该位点基因为野生型.结论 Lesch-Nyhan综合征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育落后、肌张力异常及自伤行为等.HPRT1基因3号外显子突变可能是Lesch-Nyhan综合征的致病原因,突变基因遗传自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