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55

目的 对比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检索数据库包括: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到2017年2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数据处理,Meta分析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完全闭合率(即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率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率.结果 6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97.08%比96.38%,P=0.71)和即刻完全闭合率(97.51%比93.45%,P=0.30)均优于偏心型封堵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率(0.90%比1.39%,P=0.41)、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1.71%比3.05%,P=0.32)、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42%比4.95%,P=0.62)和手术所耗时间[MD=4.85,95%CI:-0.44~10.13,P=0.07]均低于偏心型封堵器.但是这些结论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本文分析出偏心型封堵器较对称型封堵器有太多弊端,但是这些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否定该封堵器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保护主动脉瓣膜的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选择恰当的封堵器,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

作者:梁云;罗飞;李晓琴;陈祖德;王亮

来源:中国医药导报 2017 年 14卷 1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55
作者:
梁云;罗飞;李晓琴;陈祖德;王亮
来源:
中国医药导报 2017 年 14卷 11期
标签:
偏心型封堵器 对称型封堵器 室间隔缺损封堵器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Meta分析 Symmetric tanscatheter closures device Asymmetric tanscatheter closures device Tanscatheter closures device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Meta analysis
目的 对比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检索数据库包括:生物医学与药理学文摘数据库,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检索范围为建库到2017年2月1日.采用RevMan 5.3软件数据处理,Meta分析偏心型和对称型封堵器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治疗成功率、手术时间、完全闭合率(即刻)、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率和左束支传导阻滞率.结果 6篇文献纳入分析,均为单中心非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称型封堵器安放成功率(97.08%比96.38%,P=0.71)和即刻完全闭合率(97.51%比93.45%,P=0.30)均优于偏心型封堵器,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率(0.90%比1.39%,P=0.41)、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1.71%比3.05%,P=0.32)、右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3.42%比4.95%,P=0.62)和手术所耗时间[MD=4.85,95%CI:-0.44~10.13,P=0.07]均低于偏心型封堵器.但是这些结论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本文分析出偏心型封堵器较对称型封堵器有太多弊端,但是这些差异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所以不能否定该封堵器在临床上使用具有保护主动脉瓣膜的优势.临床上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选择恰当的封堵器,这样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