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89

目的 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L5S1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50例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术后L5S1固定失败或固定满意分为两组.骶骨固定失败组15例(30%),男9例,女6例;年龄58~78岁,平均(60±7.6)岁;T12~S16例,L1~S17例,L2~S12例.骶骨固定满意组35例(70%),男26例,女9例;年龄50~80岁,平均(58.4±4.8)岁;T12~S1 16例,L1~S112例,L2~S17例.术后3、6、12、24和48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以及腰椎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及术前影像学参数,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线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腰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L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lination,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分析导致L5S1融合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再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L5S1

作者:张昊聪;孙鹏飞;张子方;于海龙;陈超;王征

来源: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2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6 | 下载:189
作者:
张昊聪;孙鹏飞;张子方;于海龙;陈超;王征
来源:
中华骨科杂志 2017 年 37卷 20期
标签:
腰椎 椎间盘退行性变 脊柱侧凸 脊柱融合术 Lumbar vertebrae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Scoliosis Spinal fusion
目的 探讨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长节段固定术后L5S1融合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及L5S1融合情况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5年1月50例接受长节段固定至S1的退行性脊柱侧凸畸形患者的病历资料.按术后L5S1固定失败或固定满意分为两组.骶骨固定失败组15例(30%),男9例,女6例;年龄58~78岁,平均(60±7.6)岁;T12~S16例,L1~S17例,L2~S12例.骶骨固定满意组35例(70%),男26例,女9例;年龄50~80岁,平均(58.4±4.8)岁;T12~S1 16例,L1~S112例,L2~S17例.术后3、6、12、24和48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摄站立位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以及腰椎CT扫描+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位置、椎间植骨融合及椎弓根钉-棒系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及术前影像学参数,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矢状面垂线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腰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LK)、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lination,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分析导致L5S1融合失败的相关影响因素;再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L5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