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96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 284例,其中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81例(急性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6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比例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5% (70/4 724)比0.2% (11/5 560),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27,95% CI0.726~0.941,P<0.01)、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OR =0.001,95% CI0.000 ~0.418,P<0.05)、收缩压(OR=1.114,95% CI 1.029 ~ 1.206,P<0.01)、左前降支病变(OR=0.003,95% CI0.000 ~0.334,P<0.05)、血红蛋白(OR=1.129,95% CI1.051~1.212,P<0.01)、血清总蛋白(OR=1.453,95% CI1.070~1.971,P<0.05)及血清镁(OR=0.000,95% CI0.000~0.001,P<0.01)与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破裂相关.结论 合并高龄、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低收缩压、左前降支病变、血红蛋白降低、低总蛋白和高血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心脏破裂,应注意防治.

作者:刘子衿;缪黄泰;聂绍平

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44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1 | 下载:969
作者:
刘子衿;缪黄泰;聂绍平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16 年 44卷 10期
标签:
心肌梗死 心脏破裂 危险因素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rupture Risk factors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0 284例,其中确诊为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患者81例(急性左心室游离壁破裂患者67例,室间隔穿孔患者1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危险因素.结果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脏破裂的比例高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5% (70/4 724)比0.2% (11/5 560),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827,95% CI0.726~0.941,P<0.01)、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OR =0.001,95% CI0.000 ~0.418,P<0.05)、收缩压(OR=1.114,95% CI 1.029 ~ 1.206,P<0.01)、左前降支病变(OR=0.003,95% CI0.000 ~0.334,P<0.05)、血红蛋白(OR=1.129,95% CI1.051~1.212,P<0.01)、血清总蛋白(OR=1.453,95% CI1.070~1.971,P<0.05)及血清镁(OR=0.000,95% CI0.000~0.001,P<0.01)与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脏破裂相关.结论 合并高龄、住院期间再次心肌梗死、低收缩压、左前降支病变、血红蛋白降低、低总蛋白和高血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发生心脏破裂,应注意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