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5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的DMH结直肠癌肿瘤模型诱导方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实用的结直肠腺瘤模型,以用于散发性腺瘤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诱导剂为1,2-二甲基肼(DMH)和PPAR-γ受体拮抗剂((GW662).PPAR-γ受体激动荆为吡格列酮.试验分四组:阴性对照组、DMH组、DMH+GW9662组、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共观察12周.试验结束取远端结直肠(全结直肠的1/2)用福尔马林4℃过夜固定,美蓝染色后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息肉,并照相.全部息肉及微隆起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阴性对照组无腺瘤发生.DMH组发现1枚腺瘤,腺瘤诱导成功率为12.5

作者:张耀朋;吕愈敏;李军;金珠;韩亚晶;李传凤;顾芳

来源:肿瘤防治研究 2008 年 35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5
作者:
张耀朋;吕愈敏;李军;金珠;韩亚晶;李传凤;顾芳
来源:
肿瘤防治研究 2008 年 35卷 12期
标签:
腺瘤性息肉 1,2-二甲肼 GW9662 吡格列酮 PPARγ
目的 通过改进传统的DMH结直肠癌肿瘤模型诱导方法,建立一个高效、稳定、实用的结直肠腺瘤模型,以用于散发性腺瘤生物学行为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方法 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诱导剂为1,2-二甲基肼(DMH)和PPAR-γ受体拮抗剂((GW662).PPAR-γ受体激动荆为吡格列酮.试验分四组:阴性对照组、DMH组、DMH+GW9662组、DMH+GW9662+吡格列酮组.共观察12周.试验结束取远端结直肠(全结直肠的1/2)用福尔马林4℃过夜固定,美蓝染色后实体显微镜下观察、计数息肉,并照相.全部息肉及微隆起粘膜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阴性对照组无腺瘤发生.DMH组发现1枚腺瘤,腺瘤诱导成功率为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