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11

以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 Ⅱ为宿主细胞,转化带有编码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基因gsh Ⅰ和gshⅡ的质粒pGH501,获得了一株谷胱甘肽合成活性、质粒稳定性和传代稳定性俱佳,并且能够重复使用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Ⅱ-1.该菌株经过甲苯处理后,能够在胞外积累4g/L左右的谷胱甘肽(GSH).在合成反应体系中,提高L-谷氨酸浓度可促进GSH合成,但L-半胱氨酸浓度增大到20mmol/L后会抑制GSH的合成.根据GSH合成反应中能量辅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E.coliⅡ-1细胞控制的GSH合成反应机理:由谷胱甘肽合成酶(GSH-Ⅱ)控制的第二步反应的能量供体是ADP而非ATP,该反应是整个GSH合成反应的限速步骤,高浓度ADP可能会抑制GSH-Ⅱ的活性.在GSH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100mmol/L的L-丝氨酸-硼酸钾混合物,可以有效地防止GSH的进一步降解,反应3 h后,GSH产量达到23.0mmol/L(约7.1g/L).

作者:李华钟;李寅;林金萍;陈坚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01 年 4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11
作者:
李华钟;李寅;林金萍;陈坚
来源:
微生物学报 2001 年 41卷 1期
标签:
谷胱甘肽 重组大肠杆菌 构建 生物合成 反应机理
以野生型大肠杆菌E.coli Ⅱ为宿主细胞,转化带有编码谷胱甘肽合成酶系的基因gsh Ⅰ和gshⅡ的质粒pGH501,获得了一株谷胱甘肽合成活性、质粒稳定性和传代稳定性俱佳,并且能够重复使用的重组大肠杆菌E.coliⅡ-1.该菌株经过甲苯处理后,能够在胞外积累4g/L左右的谷胱甘肽(GSH).在合成反应体系中,提高L-谷氨酸浓度可促进GSH合成,但L-半胱氨酸浓度增大到20mmol/L后会抑制GSH的合成.根据GSH合成反应中能量辅因子的变化情况,提出E.coliⅡ-1细胞控制的GSH合成反应机理:由谷胱甘肽合成酶(GSH-Ⅱ)控制的第二步反应的能量供体是ADP而非ATP,该反应是整个GSH合成反应的限速步骤,高浓度ADP可能会抑制GSH-Ⅱ的活性.在GSH合成反应体系中添加100mmol/L的L-丝氨酸-硼酸钾混合物,可以有效地防止GSH的进一步降解,反应3 h后,GSH产量达到23.0mmol/L(约7.1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