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62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CMA)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且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年龄≥35岁的467例病例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检出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共35例(7.5%),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5例(3.2%),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0例(4.3%).35~37岁组(247例)、38~40岁组(152例)和41岁及以上年龄组(68例),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分别为13例(5.3%)、12例(7.9%)和10例(14.7%).35~37岁组与41岁及以上年龄组染色体致病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龄组194例(组1)、高龄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组149例(组2)和高龄合并超声结构异常组124例(组3),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分别为6例(3.1%)、13例(8.7%)和16例(12.9%).组2和组3异常率高于组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孕妇年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呈现上升趋势.CMA可以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作者:黎昱;宋婷婷;徐盈;党颖慧;万陕宁;张建芳

来源: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47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90 | 下载:62
作者:
黎昱;宋婷婷;徐盈;党颖慧;万陕宁;张建芳
来源: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 年 47卷 3期
标签: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高龄孕妇 胎儿染色体异常
目的 探讨染色体微阵列(CMA)在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就诊且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孕妇年龄≥35岁的467例病例进行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 检出明确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共35例(7.5%),其中染色体非整倍体15例(3.2%),致病性拷贝数变异20例(4.3%).35~37岁组(247例)、38~40岁组(152例)和41岁及以上年龄组(68例),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分别为13例(5.3%)、12例(7.9%)和10例(14.7%).35~37岁组与41岁及以上年龄组染色体致病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高龄组194例(组1)、高龄合并超声软指标异常组149例(组2)和高龄合并超声结构异常组124例(组3),致病性染色体异常分别为6例(3.1%)、13例(8.7%)和16例(12.9%).组2和组3异常率高于组1,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随着孕妇年龄增加,染色体异常率呈现上升趋势.CMA可以有效提高染色体异常检出率,有效降低胎儿出生缺陷的发生.